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解析:如何实现3G网络的无线监控系统?
  2012-06  
字号:


通过分析,若要实现基于3G网络的无线监控系统,其中需要重点研究和分析两项关键技术,分别是视频数据编码技术和无线信号射频收发技术。

    原始视频的采集主要通过高精度监控摄像头,再通过视频采集控制将原始数据压缩成H.254格式的视频数据。H.2G4是ITU一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ISOIIEC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MPEG)的联合视频组(JVT)开发的一个新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该标准具有极高的

    视频压缩比,从而使其相比较以前的同类标准具备了巨大的优势。在同等图像质量条件下,H.2fi4的压缩比是MPEG一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一2倍。

    H.264编码技术主要由两个数据流路径组成,即前向路径和重构路径。在前向路径中,待编码的输入帧以宏块为单位进行帧内或者帧间模式编码。被编码的当前宏块与其预测宏块P((基于重构帧得到)相减得到当前宏块的残差Dn。Dn再通过变换和量化形成量化变换系数x。X与解码该宏块所需要的其他信息(例如宏块的预A]模式、量化步长、运动矢量信息等)一起形成压缩比特流进行存储或者通过网络抽象层(NAL)进行传送。在帧内模式下,P由当前帧中已经编码宏块N的重构宏块uF’n得到(由未经过滤波的采样值形成P);在帧间模式下,P由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图像通过运动补偿预测得到,参考图像为已经编码重构的视频帧。在重构路径中,由于量化过程引入了失真,量化变换系数x经过与前向路径的反过程重构成Dn的一个失真版本D"n。接下来预测宏块P加上D’n产生当前编码宏块的重构宏块uF’n。最后一帧图像的所有重构宏块经过去块效应滤波后组成当前帧的参考图像。目前为止,视频编码标准通常采用去除时空域相关性的帧内,帧间预测、离散余弦变换量化和墒编码技术,以实现较高的编码效率。对无线视频通信而言,由于通信信道带宽有限,需对视频编码码率进行控制,以保证编码码流的顺利传输和信道带宽的充分利用。





TOP
主办单位: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
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云岭东路235号3号楼404室   电话:021-54732822   传真:021-54732822
协会标准咨询邮箱:sdaasc2015@126.com 协会工程咨询邮箱:sdaapc2015@126.com 协会申诉咨询邮箱:shanfang2701@126.com
ICP备案号: 沪ICP备14004542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934号


技术支持 : 爱建网
建议使用最新版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